你还想读研吗?
很可怜,刚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:我国研究生政策改变,从以研究变为以应用为主。
很可怜,在读和准备读的研究生们,你们被耍了,你们其实是本科生!
更可怜的,是在读和准备读大学的大学生们,你们更被耍了!你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读研究生!
当研究生从竞争优势变成basic requirement的时候。大家都被耍了!
本博客记录本人对IT行业中,硬件,软件,技术,趋势等各个方面的评价。 转载会注明出处,未注明转载文章皆为原创。
很可怜,刚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:我国研究生政策改变,从以研究变为以应用为主。
很可怜,在读和准备读的研究生们,你们被耍了,你们其实是本科生!
更可怜的,是在读和准备读大学的大学生们,你们更被耍了!你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读研究生!
当研究生从竞争优势变成basic requirement的时候。大家都被耍了!
看来情况比想象的恶劣多了,这一次一下子降息1.08%!不知道历史上降息幅度如此之大的有几次? 并且同时还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。可见问题之严重。
中国的下调利率,暗示着美国和欧洲也即将下调利率了,这应该是G20会议上达成的默契。
连续两个季度的GDP下滑,意味着中国的经济也陷入衰退。房地产在硬撑,基础建设投资能在全球衰退的背景下拉动经济吗?答案是保住GDP的数字而已!
经济学上有一条基本的常识:基础建设投资不能增加就业岗位! 因为基础建设投资直接试一部分人获得了职位和收入,但是这部分钱是税收和国债的方式发行的,这间接使得另一部分人失业,两个数字大抵相当!
这就是为什么说,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除了拉高GDP和常能过剩的结果意外是没有意义的,除非这些基础建设正事国家需要的!我们国家需要吗? 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是失去土地的人的就业问题----农民工,失业人员,大学生。
不过,贷款买房的又可以省点钱了!
以前就写过了,未来两年公务员和国家垄断行业的人是比较爽的,心理压力比较小,收入稳定,并且相对能抵御可能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。
今天的看到的新闻:大规模增加居民工资收入。
其实可以理解为大规模增加公务员和垄断行业里的人收入,民营企业和外企可享受不了这样的好处。查阅以前的信息,你会发现,当政府在大规模增加居民收入的时候,意味着可能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。当然现在还没有增加大家的收入,最快也要到2009年一季度实施,那么最坏情况是2009年底会有更大的通货膨胀,这种可能性很大-----政府担心通货紧缩,适当的通货膨胀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式,大家一起为通胀买单吧!公务员和国企垄断行业的人可以置身世外(相对而言)。
以前觉得自己是做软件的,却去做通信,有点郁闷,总是想搞搞architecture,framework,design pattern什么的,觉得那些玩意才酷,才是牛人,专家搞的东西。现在看来,在未来两到三年,这些行业可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混,至少,通讯行业是相当稳定,需求也是摆在那里的。梦想和现实之间,有时候就是抉择,读了郎咸平最近的那篇演讲录,80后的我们真的是那么凄凉吗?We have nothing!我们生来不是和别人竞争的,因为资源在别人那里,我们生来是抢别人东西的!那些该是我们的东西,总有一天会还给我们的!
在经济危机的时候,各国失业率大增,于是很可能发生各国为了内部就业需要,导致自由贸易壁垒横生的情况发生。虽然G20大会,布什和各个主要国家领导人都呼吁自由贸易,但是我相信,口号是要喊的,自己国家情况还是要优先照顾的。只怕中国政府拿了全国百姓的钱,以为自己富了,真去英雄救“美”,或者去抄底什么金融机构。全球去杠杆化的才刚刚开始,还有好长的路要走,美国的需求日渐萎缩,美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从部分国家撤回本土。这些正在发生,绝不是拿着钱去买东西的时候。
我是悲观的。因为我不相信现在的一切是用产业升级能够解决的了!
一切都因为需求!哪怕你的制造业再发达,没有需求一切都无从谈起。所有的国家都会把目光投向-----内需。是内部消费,不是内部投资,内部投资在此轮经济危机中是不可持续的措施!
最坏的结果是恶性通货膨胀,可能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以后;最好的结局是,我们内部投资完,世界经济开始复苏,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,但是中国依旧是打工的。
黄光裕被抓了,在经济危机中,一部分罪恶起家的人可能要倒霉了,被逼把钱吐出来;做人不要太贪心了,有事没事多捐款,少操纵市场。
还是忍不住再写一点,因为看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如此失望。
现在媒体已经开始报道有可能通货紧缩的消息了。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时候,所有商品都贬值的;无论是汽车,房产,石油这样的消费品,还是黄金这样的“硬通货”!在黄金的泡沫消除后,它是相对来说最保值的产品。更让中国难受的一点是,中国不是面临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的问题;由于中国畸形的收入分配以及畸形的产业结构,我们有可能同时面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——听上去很奇怪,但是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的,少部分人持有大量的钱,确没有有价值的投资,由于绝大部分人消费能力弱,大量商品堆积。
各处的地方政府开始救楼市了。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,楼市是不可能再回暖的,在高位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成交量。高位横盘的情况下,买家卖家都会失去信心。政府的政策是最后压垮买家的最后一根稻草?这种事情不会发生!去查查这两年政府的卖地数量,即使现在开始政府惜售土地,也足够维持五年以上的房地产市场,更不用说蜂拥而至的二手房市场。房地产市场只有卖家价格,没有买家价格,如果学习股市,有一个卖家价格一个买家价格(比如买家买家各五档),这个市场会令人震撼很多-----犹如股市中真正的熊市,没有成交量,最低卖家和最高买价之间相差几十万比比皆是。
本来是想明年有没有可能买房的,现在看来,政府真的急需要“财政收入”,媒体又开始使劲吹风,说“这几个月财政收入大降”了,于是拯救房地产的计划就顺其自然要颁布的。于是买房的计划肯定要推迟,反正并不着急。还是那句话,政府救市以后,无论价格上涨与否,都是毫无意义的,关键是成交量。而根据说有以往的事实,“利好出尽就是空”,政府救市的后果是,更长期的房地产低迷和更多的套牢者。
中国的GDP是靠政府“基础建设”创造的,这基础建设也包括房地产。为了把大家的钱都掏出来,贡献给GDP,政府已经呕心沥血了。畸形的收入分配,会让房地产的长期低迷可能性加大!为了扩大财产性收入,政府会加大“基础建设”相关行业和“公务员”的待遇。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几年最好的职业发展就是参加“国考”,成为政府财产分配的第一轮受益者(要明白一点,国家要做的是把钱分出去,分给谁不重要,最好不要分给穷人,分给穷人又没有消费能力,只会藏在床底下)。
农村宅基地换商品房计划在天津开展了,还不知道最终效果。猜测这项计划在全国推行的后果是----政府大失所望!政府高估了农村的消费能力。嘿嘿,像我上一篇所说的,政府实际上需要下一个“适度的贫富差距”,但是农村可能并不如他所愿!
女友说我在胡扯一些经济方面零碎的东西,一点实际用都没用。没错!除了money,没有什么有用的拉,不过我还是继续我的胡扯。以下说法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:)
刚才朋友发短信问我说对现在的经济形势有什么看法?我们该如何应对?一时不知如何回答,因为我总是太悲观,他们说loser才总是太悲观,暂时还不是loser,还是从经济谈起吧。
经济的动力是什么?一个个繁华的城市,发达的经济,无数的金融机构,这一切繁荣的背后的根本动力是什么?是知识吗?是科技吗?是优越的社会制度吗?是适当的贫富差距!是某种程度的贫富差距才促进这个社会不断的发展。知识,科技,社会制度只有有效地转换成某种程度的贫富差距,才能促进经济繁荣,才能构成一种循环的良性经济!剥削相对的贫穷者是经济繁荣的动力!
美国的繁荣就是如此。美国有先进的知识,科技和社会制度,美国与中国之间有一种“适度的贫富差距”,于是我们可以形成一种简单的经济循环:美国用科技不用劳动力就可以享受生活,他们只是输出“知识”,中国回报以“产品”,中国输出产品得到的“收入”又可以保证我们“较低”的生活水平。这是一种按道理都良性的循环,如果一直下去,中国没有“怨言”,那就和谐了,“可惜”事实并不如此。中国会参与竞争,希望能掌握那些“技术”,而不被剥削,而美国希望继续剥削“中国”。当然中国并不是美国唯一的“剥削”对象,甚至全世界都是他的剥削对象,因为美国有最好的知识和科技。
中国输入“知识”输出“产品”是不足以维持中国的繁荣的!中国也没有掌握顶尖的知识和科技,那么该怎么办呢?对中国来说需要某种“相对贫富差距”,去剥削贫穷者才能维持经济的繁荣!于是我们全国百姓成为了被剥削者。我相信中国的经济繁荣是因为国内存在着“适度的贫富差距”,只要中国还保持着快速的经济发展,说明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是适度的。中国的基尼系数如此之高,何以还是还是适度的?因为我们全国百姓忍耐力太好啦,逆来顺受嘛~
对中国来说面对着什么?因为经济的繁荣动力来自于贫富差距,所以在未来10年中国有2条路!(战争这些就不考虑了)。一条是继续扩大着国内的贫富差距,维持着经济的繁荣,直到有一天,这种贫富差距已经拉大至“适度”以外,那种剥削贫穷者的游戏玩不下去啦,于是经济的繁荣也就不复存在,GDP骤降,具体案例看阿根廷,巴西等国;另一条路,是我们在英明的党的领导下,迅速占领知识科技高点,促进产业升级,于是我们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被我们剥削的“相对贫穷国家”,比如越南,印度,非洲,于是我们又可以继续玩游戏啦,如果再强大一点,我们可以像现在美国对我们那样,向非洲苦力们借点钱花花,那就爽啦~~
这两条路中,后一条听上去是多没美丽,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用像今天这样卖苦力,我们可以享受生活拉,有越南人,印度人,非洲人帮我们扛着呢~是的,这条路上曾经有人成功过,日本,台湾,韩国...
而前一条路,听上去是多么凄凉,少部分人享受着这个国家的财富,国家缺乏创新,难以走到产业链高端,我们只能为别人打工!我们彻底的拉美化!
走哪条路?我是悲观者...
是的,这个世界总是少数人为多数人打工,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变过。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本质!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少数人的欲望建立在多数人的汗水上!
如果中国在未来十年成为少数人,让其他国家的一些人为我们打工,那么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,反之,则,不甚乐观!
和谐社会----Google推出了一项服务:Google App Engine。有了这项服务,你可以免费使用google为你提供的网络架构服务器,而你只需要提交自己的应用程序,你的用户就可以在网上看见你了(当然你得有一个自己的域名),其他一切的后台google都帮你搞定了。而我-----怎么都注册不上,甚至连注册网址都打不开----伟大的信产部的功劳--------其实用代理是可以上的,但是每次都这么麻烦----其实我只想看看python的web应用。
对于经济的发展,“穷兵黩武”是最好的方式。我们政府真希望GDP的90%都成为财政收入,然后把钱花在“刀刃”上,于是投资拉动经济,GDP疯狂增长,老百姓勒紧裤腰带。这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,反正国人是“做奴隶而不得”的,浑浑噩噩间到了21世纪。政府也聪明的厉害,发现在这样下去,社会不够和谐,投资拉动经济需要改成消费拉动经济,于是教改,医改,股改,房地产风起云涌。“内需”终于拉上去一点了,GDP又在疯狂增长了!可是,内需的比例还是很低,不用说发达国家了,连拉丁美洲,东南亚都无法比呀。怎么办呢?老百姓已经勒紧了,中产阶级没有诞生就夭折了,于是政府大发仁慈啦-----《劳动法》颁布啦,这样工人阶级的收入就可以提高啦,大家又可以消费了,内需又NB了,GDP又要疯涨了! 可惜的是,政府想到为百姓增加收入的时候有点晚了-----房价难以控制了,外部经济寒冬来了,出口减少了,失业率上升了,自然灾害又频发了(为什么又呢?),中小企业关门打烊了-----大家增加“财产性收入”的愿望可能又落空了。嗯,那个,鉴于压力,《劳动法》又改了又改啦~~
科学家、哲学家和普通人在未来是否由过去完全决定这一问题上,明显地分为不同部分。决定论者相信,在任一给定时刻,宇宙的总状态完全决定着宇宙在任何未来时刻的总状态。这是爱因斯坦本人的信念。推崇决定论的哲学家中,最伟大的是斯宾诺莎,爱因斯坦称自己为斯宾诺莎主义者。这也是爱因斯坦终于未能接受量子理论的原因之一,因为在量子理论中,机会在微观现象中在决定事态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。“我不相信上帝会拿宇宙来玩骰子”,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解释。
一个非决定论者相信,宇宙的未来只是部分地由它现在的状态决定的。他不一定相信自由意志。他所相信的也许只不过是在微观现象中,机会的作用就是使未来不能完全被断定。此外,他还可能相信,生命体,尤其是人类,拥有“自由意志”,这使得他们有能力以一定方式大大改变未来,可这种方式即便对于那些超人也是无法预言的,尽管这些超人在认识当今宇宙中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。查尔斯·皮尔斯和威廉·詹姆斯是拥护非决定论的两个著名美国哲学家。
这些深奥的哲学问题与时间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,在我们说一件事“引起”另一件事时,我们的意思中也涉及到这些问题。没有人怀疑,数学可以下述方式应用于我们对宇宙的测量:即很多事件可以以很高的精度预言出来,比如,下一次日蚀的时间。同时,也没有人否认,其他一些事件,例如,下一次死亡落在谁头上,下一周天气怎样等是不能准确地预言的,因为导致它们发生的因素过分复杂了。
重要的问题是,宇宙的基本定律是否是完全决定论性的,或者真正新奇的事物是否是由微观方面的纯粹机会产生出来的,抑或是由宏观方面的生命体的自由意志产生出来的,或者既是由纯粹机会也是由生命的自由意志产生出来的。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在古希腊人中,科学家、哲学家以及其他各种人中一直在争辩着
声明: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,仅作参考。
股市总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,2245点的熊牛风格线(个人认为熊牛分界线是4200点附近)如此干脆的被击穿。多数的看空者估计也是没有料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破关健位,事实上2245的跳空缺口现在已经成为下一波行情上行的阻力位。前夜的美股暴跌肯定是今日A股如此不堪一击的重要原因。在美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,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市场能够独善其身。
其实经济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,经济被一些所谓学者和专家搞复杂了。尤其是对于普通人,经济的运作规律是非常简单的,看看这几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吧,总是能用很浅显,很易懂的语言讲述一个规律,无论这个规律后面隐藏了多少微积分,多少统计数据,多少数学模型,结论总是那样简洁。
看看我们这个世界的经济,为什么总是有规律地出现经济危机:
几个孩子在车厢里跑来跑去,大喊大叫,很是吵闹。公众场合这样喧哗,大人也没有教育一下。我边上那位乘客倒是睡得很熟的。
这一期的《南方周末》有一篇文章,讨论的是俄罗斯的改革和中国的改革到底哪个更成功,很有感触。
对俄罗斯没有什么好感,原因很是可笑:俄罗斯几个富豪利用改革和制度的漏洞,合法或者非法地占有了巨量的国家财产。
中国的改革成功还是俄罗斯的改革成果,目前可能还没有定论,谁也无法给出确凿的证据。我想,再过十年,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彼岸已经明晰,我们需要财富,我们需要市场经济,我们需要民主,我们需要和平崛起。
我是悲观主义者,对于中国的改革(经济改革)未来十年的效果,总是抱怀疑的态度。
也许正因为这种性格使我看到很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,而忽略了很多乐观积极的因素。
还是先记录下那些我看到的不利因素吧,以供印证.
我们没有自我纠正的能力,文化,经济,制度一旦走向错误的方向,就会不断的滑向深渊
当我们意识到走错方向时,为了修正这个错误,需要花费数倍的代价,最终不得不选择妥协的方案。
所谓兼听则明,这是不够透明的制度导致的必然后果。
当然,我们可以祈祷不会犯错误。
制度本身已经是经济发展的瓶颈,我们进退两难。
而我们别无选择,邓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相当长时间内,精力还是专注于经济.
于是我们,为了经济能继续高速发展,必然冒着风险进行制度改革.
然而,以现在的形式,制度改革的结果是,草根阶级被进一步边缘化,中层阶级(不是中产阶级)面临越来越重的负担。
资本和权贵是社会的"代名词",而资本和权贵往往是想通的,等价的
社会的阶层流通性降低,很难有精英阶层(很难有互联网时代的暴发户,那是时代的产物)
所谓的精英阶层,将竭尽全力地挤入资本权贵的圈子,而忘记了社会需要他们扛起榜样的大旗
最简单地,社会可以简单的分为资本权贵和民众(也许你有几百万,但是你可能还是属于民众).
意识形态在不久的将来会被诸多媒体扔鸡蛋,意识形态的消退总有一天会让国人意识到,文化和信仰的重要性
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,直到那一天才捡起”诗书礼乐“时,我们还来得及吗?
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年,如果青年不再有理想,不再有抱负时,在他们心里权力和金钱才是追求时,会怎么样
是的,他们能扛起中国,他们能引领中国,但是他们会忘记绝大部分的民众,这是危险的
贫富差距的颂歌该停止了,市场经济需要贫富差距,但是不需要如此巨大并且正在加大的贫富差距
更悲观一点,在可预见的将来,没有任何人有力量阻止现在这种贫富差距的继续加大
市场经济碾过的地方,国家的中部和西部,无数的人会为这种先天的贫富差距感到失落和悲观。
那些,接受中国最好的教育出自中国最好的大学的人,都会迷茫于社会的现状,甚至有丝丝绝望
他们无法想象,他们的父辈为他们准备了怎样一个浑浊的社会,这就是权贵资本的力量
如果因此,他们把自己当作一把标尺,奋力向上的时候,我们的社会会怎样自私和无情
当然,他们肯定会成功,因为国家最优秀的人就在他们其中。他们会停下来,回过头,为草根阶级唱一曲哀歌吗?
国有资产有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大量流失的危险?(已经流失的既成事实没有讨论的必要了).
我们的国家能走向正确的方向而冲破利益集团的阻挠吗?
改革,只要是改革总会有人受损,有人受益;而我悲观地以为,只要改革,必然民众受损,资本权贵收益.
而不改革,任其发展,那么民众更是处境困难.
正值民众与权贵资本的矛盾初露端倪的时候。
彼岸就在前方,愿我们安然抵达!
本来想做一个CMS (内容管理系统). 可以聚合一些感兴趣的东西.还是老老实实在这里写点胡思乱想的东西吧.
无论多么不符合常理的思想,记录下来;如果有一天能令自己觉得荒谬,是不是能证明大脑的伟大?证明大脑其实并不是毫无生机的"program",证明大脑可以“create".
没有证据反驳,我们现在所谓的发明,只是发现了某些深藏在大脑深处的信息和可能性.
而和大脑没有”连接“的”事实“难道我们将一无所知?
做了一段时间的股票和权证,说说新手对股票市场的认识(短线操作):
作为一个新手,发几点牢骚:
1. 提交订单的软件有延迟,利用软件的延迟 机构,或者某些团体可以牟利
2. 买卖盘的数据显示有延迟(甚至是假象,比如数据的选择性),增加了散户操作的难度,尤其是权证买卖.
3. 印花税太高了,在小幅震荡行情中散户一开始就输给了证监会,税务局